- 当前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师说师行】徐兵:文理交叉、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3
他学术上深耕精进,教学上注重立德,学科建设上殚精竭虑,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学科长徐兵教授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南昌大学教师风采。
二十余载母校情
多年来,徐兵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平台经济、运筹与优化、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徐兵就读于南昌大学,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的脸上写满了美好。“虽然当时条件比较差,学校校园很小,教室和寝室也没有安装空调,但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那时学生和老师住得很近,有的老师一到期末就到学生宿舍帮同学们辅导。”
贾仁安教授是徐兵的硕导,也是对徐兵影响最大的老师。贾教授带领学生一起到基地调研开展实践教学,用所学知识和系统思维分析农村生态系统问题。
“一个老教授,亲力亲为,脚踏实地,让理论和实践得到互促发展。”受贾教授和其他老师的影响,徐兵有了强烈的母校情怀。他放弃了去陆军学院和华东地质学院的机会,留在了母校任教。
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期间,徐兵频繁往返于上海和南昌之间,因为他还需要兼顾着在南昌大学给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任务。周一至周五在复旦做课题,周末两天回到南昌给同学们上课。
“当时坐的是K287、K288次列车,下车回学校早晨八点左右,正好赶上第一堂课,我就连续给研究生上两天的课。”聊起这段难忘的求学与任教经历,徐兵很是感慨,“对我来说,给学生上课是对理论知识的梳理筑牢,而做课题正是一个实际运用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在那段时间里收获很大。”
危难之际显担当
徐兵从教二十余年,有过“本科毕业就踏上讲台”的忧虑、“初次授课便收获旁听生跟课”的欣喜、也有“疫情期间全天候关怀”的坚守。当被问到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时,他给出的回答简单而肯定: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理想追求。他本人也像恩师贾仁安教授一样身体力行地给学生们作出榜样。
2022年疫情期间,他通过QQ群、E-mail、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实时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科研情况,为同学们疏忧解难,针对学生在论文写作、实习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尽力给予帮助,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针对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徐兵有着不同的规划安排。在研一时期,要踏实学好课程,掌握专业知识和工具方法,多阅读文献,了解学术前沿,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到了高年级,则需要在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通过团队合作攻关、合作科研,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又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虽不能线下面对面,但线上更方便,更能做到有问题随时交流。”疫情没能拉开徐兵与同学们的距离,反倒使得他们更加紧密。
今年的疫情对于徐兵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已经没有了双休的概念,要全天候地值守在防疫与教学的一线。”疫情期间还碰上了研究生复试,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织在一块。办公室放张床,困了打个盹儿,听到手机铃声,瞬间就能清醒地投入工作。
面向未来谋发展
新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是原管理学院和原公管学院合并组建,两个学院相关学科各有不同。管科和信管学科比较注重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偏向理工科和定量分析方法。行政管理、社会学、心理学偏向文科,注重思辩思维和服务社会实际需求,文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徐兵认为,这样的差异与互补在学科规划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思路——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国家安全、乡村振兴、产业链与供应链、电子商务与平台经济等都是学院亮点,需要我们集中力量,理清发展思路,集聚发展资源,打造学科建设的特色亮点。同时我们还将推进‘赛马制’,采取阶段性考核、竞争性淘汰机制,选出‘千里马’,使真正干得好老师们脱颖而出,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能动性,助力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谈起未来学院规划,徐兵打开了话匣子。
宏观设计可为家国发展做筹备,细微之处可为乡镇基层提措施。徐兵未来还将在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供应链与产业链安全等领域不断深耕,为政府监管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来源:南昌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