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廉政文化 >>
文明祭扫 慎终追远
发布时间:2022-04-02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这个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采用多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文明的祭扫方式既能体现对血脉亲情的认同,又能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
《增广贤文》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意思是用丰厚的祭品祭祀先人,不如在他们生前多尽孝道;与其等到事后后悔,不如事先考虑周全。“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源于这样一个典故:欧阳修四岁时,父亲亡故,葬于吉州沙溪凤凰山泷冈。60年以后,在祭奠父亲为其修建墓表时,欧阳修写下了《泷冈阡表》一文,文中引用了母亲给他讲述的,父亲在祭祀祖母时边哭边说的一句话:“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是说死后祭祀再丰盛,也不如他们在世时作微薄的奉养。《增广贤文》中把“薄”字改成了“厚”字,强调生前厚养,多尽孝道。
清明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表现,但“祭”不能偏离实质。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仪的根本是什么。孔子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即,祭祀与其奢侈烦冗,不如纯朴而行;丧礼与其仪式完备,不如情感真挚。
在典故“皋鱼三失”中,孔子见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忙问原因。皋鱼说他有三失,其中第一失就是“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强调的是孝在生前、孝在平时。然后说,“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趁双亲健在及时行孝,才能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在迷信盛行的封建社会,欧阳修、孔子、皋鱼等古人尚有这样的认知,在思想开明开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准确理解“孝”之真谛。孝的形式有很多种 ,我们所提倡的“厚养薄葬”,就是对亲人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事后攀比。最好的孝道,就在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细节。常回家看看,亲手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换季时,为父母添置几件称心的衣服;放下手机,静静地听一听老人关心的唠叨;带着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种点点滴滴的“养之厚”,折射出最温暖的人性光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让清明节“清洁而明净”,当革除沉疴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作为领导干部,当带头摒弃“祭而丰”、倡导“养之厚”,做文明祭祀的表率。在清明时节,用家庭追思、敬献花篮等方式缅怀故人,既顺应环保趋势,又符合节俭美德;用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方式寄托哀思,同样能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也可以用宣读祭文、向后人讲述先人生平事迹的方式传承家风,让清明节既不失庄重肃穆,又能体现时代文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文明祭扫,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学习继承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而对生者尽孝、及时厚养是对亲人最好的感恩。(周爱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